《江城》和旅行文学

2023 年 8 月 30 日 • 9:13 AM

出来露营除了能看到平时少见的风景之外,还能打破日常习惯让我做一些平时不做的事情,比如看书。在 Skyline Trail 的这两个晚上我都在看彼得•海斯勒的《江城》,让一个美国人带我去1997年的涪陵小城。两天时间在帐篷里躺了四五个小时,我大概看完了全书的 20% 多1

想来这还挺有意思的——一个中国人在加拿大的山坳里读美国人在 2001 年写的纪实文学,记录的是他在 1997–1999 年在涪陵的生活见闻:一个遥远但并不陌生的年代,一个我听过却从没去过的城市,一本英文写作又翻译成中文的书。

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让我想起了三月份回国的那几周。北京我已经五年没回过了,广州则从来没去过。在广州玩的那几天应该是那几周里我最放松的时候,因为我是抱着纯旅游的心态来玩的,所有东西——吃喝、风景、人文、气候——对我都是崭新的。相比之下在北京的日子有上班和通勤的日常烦恼,还有二十多年留下的对北京的刻板印象。

《江城》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去旅游看风景,它一切都是崭新的,我甚至不知道翻开这本书之前应该期待读到些什么,没有任何刻板印象和期待。海斯勒的美国人视角也很独特,他没有许多西方媒体从业者想当然的臆断,也没有中国作者写字时的谨小慎微。海斯勒平实的叙事方式并不争辩什么,读起来也很轻松。

也是巧合,我和 MX 在从 Jasper 返途的路上听播客,正好《无聊斋》第 407 期节目聊到了 “旅行文学” 这个话题,聊到海斯勒的另一本书《寻路中国》就是一本中国 2000 年左右的公路自驾游指南。几位主播在节目里抛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像现在很多人在小红书上发的东西就是迷你版的旅行文学,因为这些文字和照片记录了体验和感受。

这也许说的没错,但内容之外,表达方式很重要,表达的平台也是一样。早年有旅行文学 “去西藏净化心灵、人生观发生了改变”,现在有小红书博主 “大温地区此生必去,这辈子值了”……与其说是旅行文学,倒不如说是普通游记和旅游攻略,因为这些东西和 “文学” 二字真的不搭界。海斯勒那样观察人和事,把自己的体验、经历碎片串联起来讲成一个故事,这才是文学性之所在。

  1. 这两天看到了 80%,快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