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粪蛋

2023 年 5 月 4 日 • 10:23 AM

回国上班第一天的晚上有机会去找飒蜜喝酒唠嗑。对我来说这是五年后重回北京,尤其是重回国贸地区上班,她很惊讶地发现我和 MX 对北京的印象会这么差——一般从美国回来的朋友(我们的高中同学等等同龄人)都对国内的基建赞不绝口,从高速路、公共交通到微信支付的普及,什么都很方便。

呆了一个月我反而觉得这种逻辑很奇妙。路修得宽就是基建好吗?国贸附近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一塌糊涂,所有人横冲直撞,人行道被划定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占掉一半……我对北京的糟糕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和五年前在建外 SOHO 上班时的比较——那时候至少觉得电动车是一个临时方案,而到了 2023 年,电动车可以上牌了,已经成了政府认可并鼓励的个人出行解决方案。

没有什么好办法去解决交通问题,不能鼓励大家多用公共交通,只能靠修路架桥来缓解。这就像一块大膏药糊在患处,它凉爽舒服,但膏药下边的病还是得治。

此观点一。

观点二是,国内对少数群体的包容太差。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身体健康、没有肢体残疾、没有视听说障碍、没有心理疾病;拥有中国手机号和身份证,会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会用手机扫码;是汉族人,没有饮食限制,不对常见食材过敏,性取向顺直——你可以在中国过得很好,尤其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但一旦你在某一方面成了 “少数群体” 生活就会很困难。

比如我奶奶在餐馆请大家吃饭,带了现金最后收钱找不开,只能我用微信出了最后的 ¥19 余款。

比如我在国贸地铁站 D 口看到一个坐轮椅的乘客等着乘务员帮他上楼梯。我能看到乘务站在他身边用对讲机和别人说话,我以为是要叫同事带钥匙来解锁 2008 年奥运会时安装的升降台。结果一会来了三个乘务员,四人协力在众人的目光下把轮椅抬了上去。我也不知道这位乘客觉得自己是个坐轿子的皇帝还是因为承受了太多的目光而感到难堪。也可能他早就习惯了,只是被人抬着的时候只是盘算着中午吃点啥而已。

也许是国外呆久了,也许是因为在 BC 省安全生产管理局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现在越来越理解国外建设和生产中看似过分严苛的规定,而且越发尊重许多事情对少数群体的额外照顾。毕竟谁也不能在 “多数人” 的群体里呆一辈子呀。

一开始我还在犹豫标题里表面光的到底是羊粪蛋还是驴粪蛋,搜了一下发现 人民日报早在 2016 年就给大家解了惑

为官一任,当然就要出政绩,但出什么样的政绩则大有分较。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的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之所以为社会所诟病,就在于只在形式花样上做文章,只求 “驴粪蛋,表面光”,意欲以之为求取一己升迁的敲门砖,实则于民无用,甚至劳民伤财。

2016 年的时候这不是想的挺明白的么?怎么几年过去了越过越糊涂。